袁贵仁莅临我校作学习实践活动辅导报告

作者:jiwei  来源:  发布日期:2009-04-29

       4月15日下午,我校在5号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报告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辅导报告。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学习实践活动评议组成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以及校部机关全体党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党委书记柯文进主持。 
       袁贵仁的辅导报告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抓住突出问题,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第二部分: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第三部分:促进科学发展,切实履行高等学校肩负的新使命。 
       袁贵仁指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二是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贵仁指出,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不够鲜明,三是高等学校的行政化色彩较浓。袁贵仁认为,体制障碍、投入障碍、教师队伍建设障碍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巩固已取得的成就,解决好以上问题,破除以上障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 
       袁贵仁认为,高等教育应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危机挑战的责任。而落实这些责任就需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一要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我们应联系高校实际,着眼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办学的深刻认识,积极创新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破解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各种难题。二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等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应意识到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应看到干部是决定因素,应坚持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应处理好干部、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三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即要协调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与师生的关系,高校教学、科研与后勤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四要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即要统筹好高校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统筹好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三个要素,统筹好高校规模、质量、结构这三个指标,统筹好高校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统筹好高校发展中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袁贵仁指出,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高等学校就应切实履行起新的使命:第一,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要把从重视规模转化到重视质量上来,要加快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相结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办出学校特色。合理定位是办出学校特色的前提,突出优势是办出学校特色的基础。第三,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水平,办出特色,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改革,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人事分配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四,建设大学文化。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大学文化的建设应遵循坚持科学文化、培育和谐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营造创新文化。 
       袁贵仁强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高校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他希望我校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要求,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力争取得实效,为推动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柯文进在报告会最后指出,袁贵仁同志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联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于学校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的理解,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帮助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分析和查找影响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柯文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结合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安排,进一步学习理解袁贵仁同志的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