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召开科技防控研讨会

作者:jiwei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1-28

 
      

 
       2011年11月25日,校纪委监察处召开科技防控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就我校纪委科技防控的总体规划、科技防控的程度和方法、科技防控的下一步计划作了深入讨论。
      刘淇在北京市召开的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中特别强调:高科技让权力运行“留痕”。运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防控腐败风险,并建立信息化的防控体系。该体系涉及在行政监察平台上搭载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模块,研发“预防腐败预警处置系统”,在电子政务网络中设置监督模块或另设监督区,采集和分析风险信息并实施预警,以及将权力运行规范化体系固化在电子政务网络中,实现权力运行的痕迹管理。
      北京市提出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探索学校科技控权的途径与方法,着力在财务、专项资金、招标采购、基建、干部人事、招生等方面建立工作手册、干部廉政档案和纪检监察电子信息系统,努力构建“制度+科技”的预防腐败新模式,把科技手段运用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制度设计与执行之间的差距,用科技保证制度执行的刚性。
      电子监察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所建立的专门用于监察机关监督各行政部门重点事项实施情况的系统。它是电子政务应用中一种专业化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事项的办理过程实施综合监察、程序监察、时限监察、收费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通过网络实时采集每一事项办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
      建立电子监察系统,推进用权行为全过程监督。通过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全程留痕。电子监察系统与网上重点部门系统对接,把各流程关键点作为廉政风险点,重点布防,通过多点、多环节监控,形成完整的监督链,实现监督全程化。
      打造数字纪检平台,依靠科技提高干部素质、改善监督手段,积极推进教育全覆盖、监督全过程、办案全监管和管理监督一体化,不断提高“科技+机制”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校纪委此专项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将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总计划三到五年完成,涉及学校十项重点工作包括:学校三重一大校务公开、学院工作、干部人事、财务审计、专项经费、招生、采购与招投标、基建、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第一年总体设计、子元素设计;第二年网络方案设计;第三年完成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和三到四项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