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跑官要官”关键要确保权为民所用

作者:jiwei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1-24

123,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以少有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方式,通报了一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许多公众都熟知这句银幕流行语。
    中央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各级领导干部,则是位高权重的独特人才群体。中央两大部门选择在此时再次强调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直接针对今年开始的全国地方各级党委分批集中换届。这无疑是涉及未来全局发展的重大组织人事安排,各方面当然要慎重对待。而此前事实表明,种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不正之风,在各级党委政府选人用人中并不鲜见,在有的地方或部门,跑官要官等恶劣行径大有从隐秘走向公开之势,极少数滥用权力者甚至明码标价买官卖官,中央再不严查并有效制止,这类毒瘤蔓延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两大权威部门联合发布有关情况,就是要重申:中央高度重视严肃组织人事纪律,有决心和能力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比如这批案件的查处与公开批露,就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治理跑官要官等问题的重大成效。结合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来看,我们认为,中央严查跑官要官等典型案件,绝不只是喊喊嗓子、做做样子,而是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动真格,让更多可担当责任的好干部走上恰当岗位。

  严查并惩治跑官要官,既是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前提。根据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对比如此清晰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体规划和要求,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当然是背道而驰,非根治不可。

  不过,这并非中央第一次就严肃组织人事纪律表明态度。细查1980年以来的中央表态和文件规范,有关干部任职资格条件和晋升程序等,内容极其丰富全面,条款极为详尽严格。但引人深思的是,跑官要官却屡禁不止,买官卖官仍屡见不鲜,害命谋官等个别极端事件更是令公众触目惊心。这些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作奸犯科,在极少数地方或部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反映出我们现行干部职务晋升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一些根本缺陷,干部职务晋升的良性竞争环境远未形成,而这就需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寻找解决之道。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起草历时5年、反复修改14稿的中国首部《公务员法》,从今年11日起开始生效实施。其中直接涉及如何将干部晋升制度化和法律化,通过强化法治来净化干部晋升竞争环境,也就是要以新的制度设计,根本改变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陋习。当然,这样一部新法律,在实际施行过程中,也还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深入地分析,要真正解决跑官要官等组织人事纪律方面的不正之风,自然需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比如,如何通过更合理地划分任免权,制约一把手或少数人在选人用人上的过大权力,如何探索建立干部任免提拔的连带责任追究机制,等等,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涉及面极广的复杂系统工程,也都需要用更长时间以营造深化改革的恰当氛围。

  由此我们需要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更清晰地认识到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陋习的危害,看到其在短期内难以根治的深层原因。同时更要顺应深化改革的时代潮流和民意倾向,真正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通过制度设计避免权力被滥用,真正确保权为民所用。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各种组织人事纪律问题并不难解决,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也可以形成,至于从今年开始的地方各级党委换届,将因此进行得更顺利。